當今主流發電方式之一的微電網光伏發電技術,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通過INHAND設備,我們可以把輸電監控中心與現場的光伏發電裝置用高可靠性的安全加密隧道連接起來,也可以使用透明傳輸方式,實現遠程管理光伏設備并采集相關數據。
該電廠是使用太陽光反射鏡面與聚光塔組成的太陽能發電站。聚光塔在中心,所有的鏡面組成直徑逐漸增大的同心圓,每一圈的鏡面數量隨圈數的增加而增加。該項目主要是將鏡面組成一個以太網系統,中心可以隨時對每個鏡面的狀態進行調整,保證太陽光的角度變化后鏡面可以實時轉動。該方面主要使用了 iRing 環網協議構建一個以太網通信網絡架構,通過連接半管理型環網交換機 ISM2009D 與鏡面,環與交換機、交換機與之間構成一個實用性、可靠性較高的網絡結構。
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這就是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需在惡劣的環境下長年運行,并要求對運行過程中的任何異常情況均能作出及時反應,因而要保證對其進行實時、可靠的控制。 在風力發電場,通常需要對幾十臺或上百臺風力發電機進行集群監控,要求構建穩定可靠、快速實時的網絡系統。為保障風力發電機的正常運行,期望實現預防式維護,從而大幅度減少風機故障帶來的損失,未來還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風機狀態監測與分析,增加視頻、狀態監測等數據流。
眾所周知,電力線路的完好是傳送電能,保障安全用電的前提,所以保證電力線路的完好是一項非常重要任務,日常生活生產中,無論是10千伏居民用電網絡還是110千伏,220千伏的高壓網絡,都要進行日常的維護,防止不法份子對其破壞或是惡劣天氣等造成是線路損傷。
我國每年電力行業整體投資約為1000億元,其中硬件設施為73%,說明輸電設備在國家電網建設上比重越來越大,隨著電網的日益擴大,巡線的工作量也日益加大,100km的巡線工作需要20個巡線人員工作一天才能完成。特別是對于電力線路需要穿越各種復雜的地理環境,在交通和通訊極不發達時,使得電力線路的日常檢測成為一個艱難的任務。
近年來,隨著礦山開采不斷深入,礦山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給礦山生產和人員安全造成極大損失與威脅。據此,為提高礦山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國家強制要求全國煤礦及非煤礦礦山都必須建立和完善監測監控、人員定位、供水施救、壓風自救、通訊聯絡、緊急避險等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六大系統”對保障礦山安全生產發揮重大作用,將為地下礦山安全生產提供良好的條件。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迅速,發電量和裝機容量不斷攀升。發電機組向大容量、高參數發展,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節能增效越來越成為關注的重點,對發電廠電氣自動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近年來,在新建的110KV及以下變電站中,通常實現無人值守或集控,220KV及以上變電站實現綜合自動化;老的變電站也大多進行了改造。上述技術升級和改造主要是針對變電站電氣二次部分進行的,當變電站一次設備出現故障或異常時會直接影響電能的傳輸、變換與分配等問題。目前,對電氣設備的故障診斷主要依靠計劃檢修和平時巡檢,如果設備突然出現異常或存在潛伏性故障,事實上大多情況我們都不能及時處理,使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降低。利用“在線監測技術” 能夠及時發現設備隱患,為迅速排除故障,節省檢修時間,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隨著工藝的進步和機組規模的擴大原來靠常規儀表盤加手操器和小型控制器獨立進行操作的方式無論是在控制的精度還是在系統的安全可靠性上均滿足不了生產需要。通過對該廠進行DCS集控改造的分析系統的論述了集控改造的主要過程和達到的效果。
龍泰熱電有限公司現有3臺江西江聯130T鍋爐,每臺爐有25個定排閥門。1#爐、2#爐定排一次、二次閥門均為J61Y-320,DN20手動閥門。3#爐定排一次閥門為J61Y-320,DN20手動閥門,二次閥為J961Y-320,DN20電動閥。3 臺鍋爐合計76個定排閥門。鍋爐定時排污在電廠運行中是一項重要工作,每天須根據鍋爐水質化驗情況,對每一路定排閥打開進行一次排污,以保證鍋爐、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經公司討論決定準備將2#爐、3#爐定排二次閥改為電動閥,由PLC定時自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