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日前在全市率先推出“不動產登記+用電過戶”同步辦理的新舉措,讓市民和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可以一并辦理用電過戶。以前,市民去專門的供電公司辦理用電過戶業務需要攜帶4至6種證件,辦理工作時長至少需要3至5個工作日。而現在用時不超過5分鐘,市民和企業的獲得感得到很大提升。
服務辦理程序的壓縮,得益于海淀區政府引入區塊鏈技術打通政務服務與公共服務兩個領域,在以二手房交易為主題的服務事項中,把涉及該主題的各項服務聯動辦理,讓辦事群眾“只跑一次”,實現了從“網上可辦”到“全程網辦”再到“一網通辦”。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政企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楠迪揚認為,實現“一網通辦”,要建設一個統一辦理和調度的平臺,在安全環境中打通各部門業務流程,讓部門間數據可靈活共享調用與可信互認,實現“身份通、數據通、事項通”,最終實現“服務通”,這就面臨著數據共享交換、靈活調用、安全可信和不可篡改等共性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去中心化記錄、全程可追溯”等特點,恰恰符合“互聯網+政務服務”中的信息公開、政府職能扁平化、安全互信等需求。
在全國范圍內,越來越多地方開始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務服務領域。南京市通過建設區塊鏈證照實現證照的可信互認;重慶市應用區塊鏈技術試點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兩項業務;天津市將區塊鏈技術與跨境貿易業務相結合,構建可信的貿易鏈。此外,上海市也提出在區塊鏈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加速“市民云”的建設。
張楠迪揚表示,海淀“一網通辦”建設應用區塊鏈技術,具有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意義,可進一步應用于教育、醫療、交通、工商注冊、稅務等各個領域,為公眾提供更多維度、更深層次的融合服務。